0
在线直播--企业加工贸易管理改进与保税业务优化
时间:2012-02-16 11:50 来源:CIT Club 作者:CIT Club
2010年9月16-17日 上海
课程目标:
1.通过互动及有效的案例分析等教育方法帮助研讨会参与者了解及澄清在加工贸易及进出口管理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2.通过培训使参与者体会到流程的制定及其后续管理在加工贸易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根据企业产品及业务的不同制定有效的管理流程和方法。
3.对加工贸易与保税业务的相关知识管理、技能控制及操作者的态度变革使我们每天的工作准确高效。
4.在2天的培训中提供给参与者可以立即应用的实用管理技巧与方法,使工作效率和绩效可以得到切实改善与提高。
课程对象:
参与进出口加工贸易工作、采购、涉外合同、物流、管理、客户服务等的专业人士,如:物流经理、采购经理、物料经理、进出口经理、关务经理等负责进出口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士。
授课特点及风格:
通过案例、互动等方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内容贴合实际工作需求,可以立即在工作中进行应用,促进工作的迅速改进和提高;
根据问卷调查设计最终课程内容,从而更加符合学员需求。
课程主讲嘉宾:
费 燕 女士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学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经济学学士;
北京报关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特聘监督员;
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管委会顾问;韩国著名企业进出口专业顾问;
PANASONIC集团特聘关务讲师;深圳某保税软件公司特聘顾问;
日本E-SAFENET株式会社进出口事务顾问及讲师;
中信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关务审计特聘顾问(制定审计计划并参加了若干跨国公司的关务审计工作)
费燕女士现任松下(Panasonic)进出口部经理及松下大中华区法务部专家小组重要成员;工作职责包括:
1、Panasonic集团17家在华企业的年度关务审计及日常特殊事件的指导。
2、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全部产品线的进出口及保税管理(电器产品、配线产品、照明产品、自动门产品、屋外照明产品、OEM 产品及其海外销售)。
3、以上工作包括:
进 口:供应商的管理(VMI及JIT)、进口商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对应及免3C事务对应、采购订单的下达、跟单、通关管理、到货异常时特别采用的处 理、不良品的处理、付款及相关印花税的管理。(形式:一般贸易进口、保税进口、邮件进口、出口加工区采购、深加工结转、其他保税工厂的移管等);进口的来 源国家及地区: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泰国、德国等;
出口:销售终端的管理、接单、交货期的确认、票据的作成及订舱、商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口法检的对应、发货、外汇核销的管理、收款等;
出口去向国家及地区:香港、台湾、日本、越南、新加坡、中东地区、欧洲、美国、南美等30个国家及地区;
保 税:电子手册管理(2010年开始使用E账册)、异地OEM工厂的出口、保税部分管理(目前杭州1家、上海1家、深圳2家、山东1家、北京2家)分公司的 进出口业务:管理2家(上海);外发加工的管理、公司内部保税管理软件的开发推进;免税设备的管理、不良品及边角料等的管理等。
4、集团法务工作:
17家在华企业的年度法务监查及日常突发事件的对应;
大中华区关务规范化推进;
日本总社贸易管理部门、法务部门、物流部门的沟通培训及业务改善等。
在CIT Club于2009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海关与税务论坛上,费燕女士作为论坛特邀发言嘉宾之一,就企业加工贸易管理做了对实务工作极具指导意 义的精彩发言,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演讲生动而务实,内容精炼,讲解深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获得大家的高度评价。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1. 加工贸易相关的法规的识别与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的分析及改善模式(互动方式,大家共同参与,一起发现问题)
2. 如何识别及管理法律法规及其和公司具体规章的衔接及对应模式探讨
3. 一项新的业务或政策变更后的企业的对应及流程修订(例如E帐册、特殊监管区域等)
第二部分
1. 企业在加工贸易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讨
2. 通过要因分析找到保税差异的真正来源,制定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3. 如何有效管理加工贸易管理中,保税料件公司库存与海关帐的差异
4. 企业单耗的管理及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思路
5. 电子化手册、E帐册的对应及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1. 如何通过流程的建立及管理对加工贸易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态度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2. 如何在2年的时间内有效的管理公司的进出口环节的信息、知识、流程、规程及相关法规及特殊监管问题
第四部分
1. 如何和政府各级官员(海关、商检、商务局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真正的友谊,促进公司的加工贸易工作和避免由于无效沟通给公司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第五部分
1. 通过角色扮演及互动,使参与者承诺开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变。
2. 通过集体讨论,确定贵公司的保税管理变革计划,每位参与者都应做出承诺,使培训效果真正服务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实际工作,大家共同成长。